一、总则
第一条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表明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研究生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为规范公司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依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学位论文编写规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仅为学位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不同学科专业在写作内容与格式上应遵循各自的特点与要求作适当调整。
二、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第三条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第四条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第五条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第六条 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专业型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2万字。
三、学位论文基本结构
第七条 学位论文结构,是论文本身论证力度的重要表现。结构合理的学位论文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第八条 学位论文的整体结构模式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绪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独创性声明。
第九条 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一)前置部分包括:
1.封面(包括扉页)
2.独创性声明
3.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
4.摘要页(包括中英文摘要)
5.目录页
6.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
(二)主体部分:
1.引言(或绪论)
2.正文
3.结论
(三)结尾部分:
1.参考文献
2.附录(可根据需要)
3.插图和附表(可根据需要)
4.索引(可根据需要)
5.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根据需要)
6.封底
四、编写规范与要求
第十条 前置部分
(一)封面:封面包括分类号、密级、校名、学位论文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和专业名称、提交时间等内容
(二)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 密级:仅限于涉密学位论文(论文课题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填写,密级应根据涉密学位论文确定,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并注明保密期限(保密论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由学校保密办公室审批确定)。非涉密学位论文不得填写密级。
(三)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要准确反映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目翻译简短准确,一般不超过150个字母,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四)学科和专业名称:按公司产品的学科专业目录,规范填写。
(五)学位级别:硕士研究生填写“硕士”。
(六)独创性声明:参照模板
(七)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参照模板
(八)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两部份。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硕士论文摘要一般应在500-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一致。关键词应体现论文关键点和特色,具有语义性,一般为3—5个。
(九)目录页: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摘要、章节或大标题的序号和名称、参考文献、注释、索引等。
(十)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中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第十一条 主体部分
(一)引言(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流程和方法等;还包括论文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研究生现状、文献回溯,理论分析、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等内容。
(二)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立论根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论及其意义。要求论述正确、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文字流畅凝练、公式图表清晰规范、数据真实可靠,公式推导和计算结果正确无误,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三)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地图、照片等。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图的编号和图题规范,并应置于图下方。
(四)表:表的编号和表题应规范,并置于表上方。表题应简单明了。表的编排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有关表述。
(五)公式: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行起,并缩格书写,与周围文字留足够的空间区分开。如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可用“…”连接。公式较多时,应分章编号。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应尽可能在“=”处回行,或者在“+”、“-”“×”、“/”等记号处回行。公式下面的“式中:”空两个字起排,单独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分行空两个字排,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回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上下行的破折号对齐。
(六)引文标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采用顺序编码制,全文必须统一。例: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十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2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6,27]。(顺序编码制)
(七)注释:当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而又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时,用注释。注释一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得较多。应控制论文中的注释数量,不宜过多。注释采用文中编号加“脚注”的方式,置于当页的页脚。
(八)章节图表标号规则
1.章节标号
论文章节按序分层。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层次标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以用汉字。
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各层次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等;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符的间隙。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汉字符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用汉字标题:各层次要按“章”、“节”、“条”、“款”等依次编号,如:“第一章”,“第一节”、“一”、“(一)”等;章、节编号居中,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符的间隙。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汉字符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2.图、表等标号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l.1(第1章第一个图)、图2.2(第二章第二个图);表3.2(第三章第二个表)等。
图题置于图序之后,图序和图题之间空1个汉字符的间隙,并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表题置于表序之后,表序和表题之间空1个汉字符的间隙,并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页码、页眉编写规则
学位论文页码的摘要页和目录页用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正文和结尾部分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左侧页眉为“太阳成集团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学位论文题目名称;页眉下横线可为单横线也可用上粗下细文武线。
(九)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总结,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第十二条 结尾部分
(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如实、详细地列出参考文献目录。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遵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6)的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可以列在各章的结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并另起页。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列入参考文献表中。引文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时,参考文献表按编码顺序排列,引文采用著作-出版年制标注时,参考文献表应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序。
各种主要参考文献按如下格式编排(附件5):
学术期刊:序号 作者 文题 刊名 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 作者(译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 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单位 授予年份 起止页码
专利:序号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 出版年 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二)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须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1.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三)索引:根据需要可以编排分类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四)作者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工作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包括发表文章与出版论著(已发表或已录用)、已获专利、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分项列出。
发表文章与出版论著列出格式同参考文献格式。
获奖成果列出格式为:获奖成果名称 奖励级别与获奖等级 获奖年份与日期获奖人
获专利成果列出格式为:获专利名称 专利号 何国何类专利授权日期 专利人
(五)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主要包括: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五、论文打印规格
第十三条 学位论文用A4标准纸(210 mm×297 mm)打印,按论文顺序装订成册,论文顺序依次为:封面(包括扉页)、论文原创性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符号说明、注释、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等。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一律要求单面打印输出,进入正文部分要求双面打印。论文装订由研究生处统一封面线装或胶装成册,不可用铁钉装订。
论文页边距一般要求:上边距3cm、下边距2.54cm,左右边距3.17cm,页眉页脚2.0cm。
(一)封面
论文封面颜色:硕士学位论文为浅蓝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为银白色。
论文题目用三号字,宋体,加粗,其他信息用小三号字,宋体,加粗,居中。题目可严格按照封面模板格式控制各部分的字体、字号。
书脊须写明论文题目、姓名、太阳成集团、年份,用四号字,仿宋,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二)摘要
1.中文摘要
(1)论文题目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24磅,段后18磅。可分行,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3个汉字符空格。
(2)论文题目下为“摘要”,两字间空1个汉字符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3)摘要内容为小四号字,宋体,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4)摘要内容后下空1行,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5)摘要内容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字,宋体,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关键词”三字加粗。关键词数量为3-5个,词与词间用逗号隔开。
2.英文摘要
(1)除“Abstract”外,论文中的英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16磅,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论文题目可分行,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6个字符空格。
(2)英文摘要为“Abstract”,Arial字体,16磅,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3)英文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10.5磅,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4)摘要内容后下空1行,10.5磅,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5)摘要内容后为“Key words”,10.5磅,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Key words”加粗。
(三)目录
1.“目录”两字间空1个汉字符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2.目录下方为章、节、条、款及其起始页码,章、节、条、款层次代号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目录中一般只出现三级标题,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字,行距20磅,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二级、三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缩进2个汉字符,序号与题名间空1个字符宽度。
(四)正文
1.正文标题:一级标题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二级标题为四号字,黑体,顶左,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6磅;三级标题为小四号字,黑体,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单倍行距,段前12磅,段后6磅。
2.正文:采用小四号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2磅),两端对齐,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3.图: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五号字,宋体,居中,单倍行距,段前6磅,段后12磅,图序与图名之间空2个汉字符。
4.表: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五号字,宋体,居中,单倍行距,段前6磅,段后6磅,表序与表名之间空2个汉字符。表下方的注释为五号字,宋体,居左(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单倍行距。
5.注释:一般分为页末注(脚注)和篇末注。脚注,宋体,9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9磅),左对齐,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磅, 按阿拉伯数字编号,每页须重新编号,具体格式参照参考书目格式。
(五)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2.参考文献内容为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宋体,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六)其他
1.“附录”、“索引”两字间空2个汉字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附录、索引的内容为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宋体,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2.“致谢”两字间空2个汉字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致谢正文部分首行缩进两字符,小四号字,仿宋,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3.“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为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内容为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10.5磅),宋体,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六、论文存档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由各院系收齐后统一送至团队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硕士研究生须交5份论文。
七、附则
第十五条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六条 本《规范》由团队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负责解释。